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资讯>独家资讯 > 正文内容

独家资讯

情牵十五年 只为那不变的信念

——记广州供水热线96968

作者:吕宁 来源:广东水协网 发布时间:2012-08-08 点击数: 字号:【

  “最怕接到热线的电话”越秀所抢修中心的何师傅说,“无论什么时间或在哪里,都要立即行动,赶赴现场”。热线就是命令,已是广州市自来水公司成文的规定,刻在每位供水人的心里。每当96968这个熟悉的号码在手机上闪动,每当听到话务员焦急的声音,往往是十万火急,“接到市民来电,黄埔东路发生管道爆漏,请速到现场。”“接到110转办,机场路口一消火栓被撞爆……。”“接到媒体来电,……。”事无巨细,热线一一传递和跟踪,“服务显真情,点滴在心头”是供水热线不变的信念。作为广州市第一条提供24小时服务的公共服务行业专线电话,十五年来,供水热线共受理各界群众来电200多万件,始终保持着100%的处理率。

  

  刚到热线的员工难免不适应,每一位坐席都曾因为委屈偷偷哭过。小陈感触的说,我们每天面对不同的客户,回答不同的问题,处理不同的事情,有时真是身心疲惫,精神压力特别大,尤其是接到一些蛮不讲理、脾气暴躁的客户来电,那真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了,心情总也难以平复。当电话铃声再次响起,我会深吸一口气调整心态,又恢复了专业的态度。阿君接过话茬“假如用户简单的一句多谢,哪怕这句话仅仅是一种礼貌的表现,我们也会很开心的。”

  记得5月的一个晚上,阿君接到一位先生在来电中急匆匆地呼喊:“为何我家无水,天气这么热,你们想热死人吗?!”当时没什么经验的阿君被他这么一吆喝,差点连三魂七魄都不知道跑哪去了。后来查得该址附近有突发爆管引致附近一带停水了,便立即将此消息告知用户,并奉上真诚的抱歉,但换来的却是用户更加狗血淋头的“问候”。当时阿君没想太多,不知说了多少句“对不起”、“不好意思”,那位先生仍怒火不熄。最终阿君的泪水崩堤,任凭自己再怎么死撑也被对方听出来了,此时这位先生才稍作停顿,把电话狠狠地挂了。以为一切总算完结了,谁知道不到两个小时,那位先生再次打电话来了,阿君害怕得连电话都不敢接起,最后同事接起了电话,然而这位先生只说一句话“有翻(重新有)水了,头先(刚才)对不住,感谢你们”,听到搭档的转述,阿君的眼眶再次红了起来,能得到用户的理解,心头感到的安慰至今难忘。

  人与人的交流何尝不是一种理解,接线员的耐心与诚恳融化了冰山,熄灭了无数的无名怒火。

  

  走进热线大厅,整齐的坐席,舒适的环境,桌面上绿色植物透出的清爽和悠闲,多少人羡慕热线的岗位。事实上,要到热线工作,真的要过五关、斩六将。每一位接线员都必须通过文字能力、打字速度、粤语、普通话等层层考核。即使是上岗之后,服务礼仪规范,职业妆容培训,公司业务知识,新业务办理,突发事件应对等都要牢记于心,每月一次的业务培训,每年一次的业务知识闭卷考核,成为了热线姑娘们的必修课。一年下来,每一位坐席都已然是一本供水的“百事通”。

  供水热线是一个大家庭。每年8月供水热线生日这一天,热线都会买上大蛋糕,大家一起分享。供水热线还有一面祝福墙,春节到了,奥运会、亚运会,每逢大事,墙上总会贴满座席们的祝福语。供水热线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部门,记得事情发生在2009年,小雅生了小孩回到热线上班不久,吃过早餐后突觉肠胃不适,楣楣和琪琪两位同事见状马上送她到医院急诊,在吊针过程中“上吐下泻”的现象并没有改善,同事扶着小雅吊针、上厕所、为她拍背,不是亲姐妹,胜似亲姐妹。在这样的集体中,大家都感受到互相扶持的温暖!

  这种温暖化作一点一滴的浓情,渗透到每一通电话,融进了用户的心里。一天,一位热心人士来电反映,荔湾区长寿路一位70多岁独居的李婆婆由于家里没有自来水,每天只能提着水桶到邻居家接水的情况。热线人员接报后,马上联系了荔湾供水管理所,该所领导高度重视,决定由团支部志愿服务解决李婆婆的用水问题,仅用了一个上午就为李婆婆家接上了清澈的自来水,赢得了一众街坊的连声赞扬。

  供水热线,是女性的世界, 53名女性组成的“女人堆”,大家无所不谈,时而的哈哈大笑,舒缓了紧张的气氛,消减了沉重的工作压力。大家从交流中,慢慢学会了如何善待别人、帮助别人,做好自己的角色。

  

  供水热线一年365天全天候接听用户来电,接线员轮流三班倒上班,这些女孩子的作息时间和生物钟简直是颠倒的,在热线工作,不少女孩子放弃了同学聚会,即使拍拖也要找个能理解的男朋友。更为难受的就是那些即将分娩的准妈妈。2005年进入热线的女孩子,最近很多都进入到人生的又一阶段。

  孕妇就是供水热线里“国宝级”的动物,由于孕激素的影响,情绪不时会很低落,身体也会有许多不适感,工作时遇到一些蛮横的客户,情绪更受影响,这时旁边的同事都会对准妈妈们讲讲笑话,讲一些有趣的事情,提醒孕妇的心情会直接影响到宝宝的发育、要保持平和愉快的心情……  

  领导都会为准妈妈们安排轻松的工作,有什么“重活儿”都会安排其他同事代劳,准妈妈们深深的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在这里,孕妇裙、小孩衣服等代代相传,准妈妈看着当了妈妈的同事留给的小物品,心里不由自主的暖暖的,忘却了辛苦与劳累。电话成了日常的胎教,肚里的宝宝每天听着准妈妈亲切的话语,快乐健康的成长着。今年六一,热线的妈妈们更新了祝福墙,贴出了一幅幅亲子的照片,看着每人的孩子灿烂的笑容,热线的苦成为了无限的快乐。

  

  供水热线从成立的那天起,就承载了社会的责任和领导的期待:“成立之初,热线放在供水部”第一代热线人谭雅丹介绍说,“当时来电最多的是用水报装和报漏。”自2005年开始,供水热线划入新成立的服务监督部。“现在用户拨打供水热线96968,不但可以咨询供水业务,反映用水情况,还可以查询水费、实时划扣水费、订制免费服务短信,甚至能通过电话补报本期水表读数。”已成为服务监督部信访员的她,对热线业务如数家珍。

  2005年以后,热线逐渐升温,越来越“热”。一组数据很能说明热度的提升——成立之初热线日均接电40个;2002年日均100个;2005年达到350个,目前每天的接电量为1500个。最高纪录为去年夏天高峰供水时的一天2814个!这也难怪,自从实施抄表到户后,广州市自来水公司的注册用户6年间从25万户猛增至150多万户。注册用户多了,咨询和业务办理的来电也就自然增多,热线的编制也从过去的8人逐步增加到了53人。2007年,供水热线实现了全公司客服电话的统一,市内各区供水管理所相应组建起24小时运作的值班室,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客服系统来电转办、处理结果回复供水热线等工作。从此,热线的功能更加齐全,职能也更丰富了。

  热线的“热”造就了一位“接电冠军”。她叫刘位敏。她在任职热线的三年时间里,屡破接听记录。在2010年“亚运”和“亚残运”的热线高峰时期,她在7小时内接听139宗电话;2011年7月供水高峰期间,她又突破了自己的纪录,实现了7小时接起163宗电话,平均每三分钟就处理好一个来电,创下了供水热线有记录以来之最。“其实我也没觉得有什么,只要看到电话提示就马上接通了”刘位敏腼腆地说。供水热线的每个成员心里想的都是如何能最快为市民解决问题。工作期间,她们坚守在岗位上,有时忙得连饭菜也是同事帮忙打。电话听久了,难免会精神疲倦而反应麻木,戴耳机的耳朵都会嗡嗡作响,但她们只是用力拍拍脸、喝口水又振作精神开始接听下一个电话了。

  在这间办公室里,此起彼伏的话音如同一首有韵律的乐章,多少个用户负气而来,多少个用户满意而归,多少人从不相识到可以叫出对方的名字,热线谱写着一曲曲推动人水和谐的优美乐章。记得有一位老年用户,他总是将致电96968作为排解孤独的功课,对供水情况或是用水业务一一询问,有时还要求工作人员一句一顿表述,配合其作电话记录,热线的姐妹们便视他们为父母,将孝道融入其中,化作耐心与爱心…… 

  “服务显真情,点滴在心头”。在供水热线中的每一个坐席,都在用真情、真诚,努力为用户排忧解难。据统计:供水热线从1997年10月至2012年5月,跟踪调查50762人次,总体满意度达98.63%。热线96968不愧为一条企业与用户之间的连心线。情牵十五年,只为那不变的信念。

索引号:A-4685 作者:吕宁 作者单位:广州市自来水公司
分享到:
责任编辑:招毅 执行编辑:林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