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水投花都自来水公司入选“粤港澳大湾区国有企业社会价值蓝皮书(2024)”十佳案例
8月27日,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责任云研究院主办的“2024年度第四届国企社会价值论坛”在广州召开。国务院国资委社会责任局、广东省国资委以及广州、珠海、佛山、东莞等九地市国资委,百余家广东省属、市属企业及控股上市公司、媒体代表出席论坛。
此次论坛重磅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国资国企年度社会价值重要研究成果——《粤港澳大湾区国有企业社会价值蓝皮书(2024)》。广州水投花都自来水公司《推动供水“最后一公里”工作深化,打造二次供水“建管服”新模式》凭借发扬先行先试精神,着力解决供水治理难点和民生关切“痛点”问题,敢于承担社会责任而入选“做强做优主业”十佳案例。公司发布的首份社会价值报告围绕2023年的重点工作和主要成绩,讲述花都供水好故事,传递花都供水好声音,经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级专家委员会评定,是一份领先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获得“四星半”评级。
以水为媒,打造花都水厂,践行企业之责
为有效保障供水安全稳定,大幅提升区域供水能力,改善供水水质,有效填补花都区目前的用水产能缺口,花都自来水公司加快推进广州北江引水工程花都水厂建设。水厂位于狮岭镇集贤村,总占地面积约650亩,投资近16亿元,远期规划100万立方米/日。首期规模48万立方米/日。全面建成后,将彻底解决花都区水源性和水质性缺水问题,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提高区域供水应急能力,从根本上解决花都区、空港经济区、白云区等广州北部片区未来发展的用水需求,为广州打造北部增长极提供重要用水保障。
目前,花都水厂已投产试运行,来自清远的北江水与花都区内原有自来水开始并网供水。今年年底前,花都水厂产能将上升至48万立方米/日,有效缓解花都区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提高供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水润万家,保障水质质量,筑牢责任根基
花都自来水公司坚持“水质就是生命”的质量观,不断完善“从源头到龙头”全过程水质监控体系,通过加强源头水质保护、实施水质内控管理、强化水质监测、定期水质抽检等措施,确保居民能够享受到安全、可靠的饮用水。
公司严格执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城市供水水质标准》等国标,每天检测出厂水、水源水10余项,全分析管网水100余项,确保每年每月的出厂水、管网水、城镇供水水质的合格率达到100%。
民呼我应,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彰显企业担当使命
随着近年来广州市供水相关政策、规范密集出台,支持供水企业对二次供水设施进行统建统管的呼声越来越高。花都自来水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回应政府、居民高度关注的“二次供水”难题,于2023年上半年制定了涵盖设计、施工、调试、验收及移交全过程的《高品质二次供水系统设计施工验收指引》等三部技术手册,引导提高城镇居民二次供水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推动解决好供用水“最后一公里”问题。
公司大力推行“建管服”供水新模式高价值社会应用,采用智慧泵房集成有成套的变频增压、排涝防淹、防潮通风、安全防护、水质保障、管理维护、供电保障、降噪减震等“八大系统”,对接建设完成后的二次供水设施,正在实现泵房智慧化管理,全方位守护居民用水安全。截至目前,已成功推进供水设施建设项目共10个,惠及总户数约1.5万户,人口约6万人,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好评。
同时,公司还最大程度压降老旧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成本,让利于政府和市民,通过对纳入政府改造范围内的 2000 年前建设的既无物业管理又无加压设施的“双无”老旧小区用户、老旧小区进行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解决小区居民长期面临的缺水缺压问题,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此次花都自来水公司成功入选“粤港澳大湾区国有企业社会价值蓝皮书(2024)”十佳案例和发布公司社会价值报告均属首次,这充分彰显公司党委班子水善旗红,投身为民的初心使命,与时俱进,锐意创新的责任意识,勇于担当、奋发有为的奋斗精神。下一步,公司将以“做好民生服务,保障供水安全”和“实现高质量发展,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出发点,服务广州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数智赋能“花都水厂”项目建设,促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协调发展,助力百千万工程;持续推动供水“建管服”新模式落地生根,着力打通供水“最后一公里”,提升用水体验的安全感和幸福感;立足企业发展,深化公司内部体制机制改革,调动全员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释放企业活力和动能;探索全产业链运营,打通供水上下游产业,参与行业市场竞争,打造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等,全面、全方位、全视角展现企业的担当和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