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资讯>独家资讯 > 正文内容

独家资讯

花都自来水:16小时蹚水抢修,他们用坚守赢得居民“点赞”

作者:朱永健、陈颂宜 来源:广东水协网 发布时间:2025-07-15 阅读数: 人次 字号:【

  6月15日,父亲节的清晨被台风“蝴蝶”的暴雨搅得格外喧闹。许多人正沉浸在亲情的温馨团聚时,广州水投花都自来水公司的一群“供水铁军”已冲进风雨,用长达16小时的昼夜奋战,在新华街道公益路7号紧急修复突发爆漏的DN400老旧供水管道,守护着城市一隅的“血脉”流动。  


以行动回应紧急呼唤

  清晨7时35分,急促的供水服务热线响起:“公益路银燕大厦附近路面涌水!”正值最强风雨时段,接报后的应急供水抢修队队员还来不及吃上一口早饭。



  “出发!”指令刚落,20余名抢修队员已扛起工具火速赶往爆管现场。任凭雨水砸在安全帽上噼啪作响、视线被雨帘模糊成一片混沌,抢修队员们关闭阀门、勘查漏点、架设抽水泵,一系列动作像精密仪器里的零部件,分毫不乱。这段埋在地下的管道是一条服役近30年的水泥管,被严重腐蚀的管壁因突发开裂,正不断喷涌着水流。


  上午10时,银燕大厦及周边小区的居民陆续冒雨前来询问“什么时候才能来水呢?”“快到饭点了,没水做饭怎么办呀?” 现场管理人员一边协调施工,一边耐心解释:“管道老化,腐蚀太严重了,我们正在全力抢修,请大家再忍耐一下!”面对居民的抱怨,队员们没有一丝不耐烦,而是沉着施工、耐心回应,并联动应急送水车以解居民燃眉之急。“我们理解大家的着急,但安全第一,不能为了赶工留下隐患。”工作人员一遍遍地安抚着。 

 


  雨水砸得人睁不开眼,浑浊的积水漫过防水靴,抢修难度远超预期。防水胶圈是管道防漏止水的关键点,必须丝毫不差,哪怕只相差1毫米,都将导致二次爆漏。而眼下的防水胶圈竟与管口存在3毫米的差异!更棘手的是,适配于这一段管道的配件早已停产。“不管了!我们现场打磨吧!而且必须一次性成功!”技术骨干泡在泥水中反复打磨,雨水顺着防护面罩灌进衣领,双手被泥水泡得发皱发白。历经3小时7次调试,刺眼的探照灯照亮了最后一道工序——“特制”胶圈终于与管口严丝合缝。



  深夜23时21分,当管道恢复自来水流淌的轰鸣声,连续作战16小时的队员们瘫坐在泥地里。这群父亲中,有人错过了孩子的节目表演,有人顾不上接听父亲从老家打来的问候,但听着周边居民打开水龙头时的“哗哗”声,看着远处挥动的致敬手势,都是他们心中最踏实的“节日礼物”。



用初心温暖民生期盼

  这场争分夺秒的抢修,是花都供水服务日常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公司以用户需求为起点,以一组组数据为笔,用服务升级作答:



  这些努力,最终凝结成94.26%的2024年度供水服务满意度,同比提升2.91个百分点,连续4年攀升。当清泉重新流入银燕大厦的水管,当用户通过“零跑腿”获得用水保障,当老人在服务集市展露笑颜——这些鲜活的画面,正是94.26%满意度的最好注脚。同时,花都供水工作列入广州市全过程人民民主典型案例,进行专题宣传报道,成为公共服务领域的“花都样板”“供水实践”。


  从台风中的抢修现场,到“云端”的服务窗口;从深夜的热线应答,到家门口的服务集市——花都供水人用永不熄灭的探照灯和永不间断的水流声,在水表刻度与人间烟火的交汇处,写下了从“源头”到“心头”的民生答卷。

索引号:A-16313 作者:朱永健、陈颂宜(摄影:曾庆毅) 作者单位:广州市花都自来水有限公司
分享到:
审稿:沈诗岚(编辑) 复核:林桂全(副主任) 发布:陈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