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水控集团参编学术专著出版,破解水处理膜污染难题
近日,由中山大学主编、珠海水控集团参与编写的学术专著,《水处理膜过程污染机理及其控制》,在化学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该专著系统解读了水处理膜技术的污染问题及解决办法,为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标志着我国在该技术领域取得新突破。其中部分内容来自珠海水控集团下属排水公司的一项废旧膜材料应用研究课题成果。
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是近年来污水处理的“明星技术”。它用膜分离装置替代传统工艺中的二沉池,具有固液分离效果好、出水质量高、占地小、污泥少等优势,广泛用于污水处理厂新建和改造工程。但在实际使用中,能耗高、成本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难题,而膜污染是导致高能耗的主要原因。膜污染会直接影响产水量、清洗和更换频率,是决定该技术经济性的关键因素。因此,解决膜污染问题成为推动这项技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聚焦前沿技术,破解行业难题
该专著聚焦膜污染这一行业痛点,从基础理论到工程实践,深入分析了污染成因、变化过程及防控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提出创新解决方案。书中系统总结了膜技术领域的核心研究成果,为行业降本增效提供了重要支撑。
产学研融合,彰显国企担当
作为珠海水务环保领域的主力军,珠海水控集团长期深耕水处理技术创新。此次参与编写,集团凭借丰富的工程经验,贡献了实际运营中的污染控制案例和管理经验,体现了产学研融合的成果。集团时任总工程师刘万里等技术骨干参与了课题研究和成果校审,为专著完善提出了宝贵意见。
助力水务行业绿色发展,推动产业升级
膜技术在海水淡化、污水再生利用等领域应用广泛,随着我国对水资源保护要求的提高,膜技术优化升级迫在眉睫。珠海水控集团下属排水公司将继续开展废旧膜材料应用等实验项目,深化与科研院校合作,推动水处理技术向高效化、智能化发展。
近年来,珠海水控集团通过“企业出题、高校解题”的校企合作模式,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培育项目,搭建了从技术攻关到工程应用的全链条创新平台。这种“需求牵引研发、成果反哺生产”的模式,为破解环保行业技术难题提供了可复制的合作范例,也为国企通过科技创新提升竞争力树立了样板。该专著的出版不仅为行业从业者提供了实用工具,也为高校科研教学提供了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