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资讯>独家资讯 > 正文内容

独家资讯

水压足水质好,佛山禅城区全面升级居民用水体验

作者:庞菀旗、郑千意 来源:广东水协网 发布时间:2025-11-04 阅读数: 人次 字号:【

  作为佛山市禅城区“2025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禅城区居民小区生活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工程(一期)自2024年12月26日开工以来,已完成27个小区改造,多个小区正加紧施工。该工程计划对区内多个居民小区实施改造,惠及约2.26万户居民,针对“大改小区、小改小区、大改单体楼、配套管网”四类场景,通过材质革新、智慧监管、分类施策等举措,全面提升供水水质与居民用水体验,全方位筑牢居民用水“最后一公里”安全防线。


施工人员对负层供水设施进行施工


品质升级:材质技术双保障,从“源头”守护水质安全


  水箱与管材全面升级,是此次改造的核心亮点。工程严格区分水箱材质标准:容积10m³以下水箱全部采用食品级SUS316不锈钢,10m³以上水箱则“分层用料”——顶板及最上层1米侧板用SUS316L,其余部分用食品级SUS30408不锈钢,确保储水安全。同时优化水箱结构设计,消除死水区,保障水流循环畅通。给水管材同步“提质”,全面应用全薄壁不锈钢管和内衬不锈钢复合管。这类管材抗腐蚀、抑制微生物滋生能力更强,可减少化学污染,从输水环节进一步提升水质。


全面升级水箱与管材设备


智慧赋能:监管“四联控”,打造安全高效供水中枢


  泵房作为二次供水“心脏”,直接关系到居民饮用水安全。改造中引入多项智慧化技术,借助“智能联控+专网保障”实现全方位监管升级。一方面,实施“四大联动控制”:泵房入口灯光与门禁联动,提升人员管理安全性;烟感报警后自动解锁门禁、关闭风机与电动阀,快速处置火情风险;水浸报警立即开门、关闭补水电动阀,避免设备淹泡;温湿度传感器联动降温除湿装置,维持泵房稳定环境。“四联控”机制全面覆盖人员、设备、生产安全,“用备结合”防止单设备故障影响居民用水。另一方面,负层泵房采用5G切片专网传输数据,实现泵房5G信号全覆盖,既保障泵房数据安全回传,也为维保人员巡检提供稳定网络支持,打通智慧运维的“最后一米”。


智能联控打造智慧中枢


分类施策:精准破解不同小区供水难题


  项目根据小区类型“量身定制”改造方案,确保改造实效。单体楼改造聚焦“小而精”。路苑小区3座通过变频加压供水替代传统天面水箱重力流供水,同步升级泵房自动化控制与视频监控系统,水质水压双提升;南北大道8座创新采用“生消分离”设计:天面两座水池分别存储生活与消防用水,生活水池加装紫外消毒设备,补水由变频增压泵组调控,彻底解决原合用水池水质隐患。大改小区对标新建小区标准。雅居乐C区改造中,实现“双给水接入点”设计,二次供水引入管从市政管网单独接入,补水管“专管专用”,减少高层供水对低层水压的影响。同时布设紫外线消毒在线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灯管状态与光照强度;水质在线检测装置可自动报警并联动阀门开关,确保水质安全。供水分区优化为5-15层、16-26层两个加压区,选用宽频水泵,降低电耗30%以上。小改小区侧重“基础提升”。东华嘉苑等小区通过加装末端压力监控、补充灭火器、升级复合式排气阀等措施,解决水压波动、立管积气等问题。对水箱供水小区,实施“分级进水控制”,避免补水时水压骤变;“四联控”系统全覆盖,进一步筑牢泵房安全防线。配套管网改造聚焦“降损增效”。惠景城片区、金沙新城片区通过DMA分区管理,实现流量分片管控,精准监测水损与漏耗;同步更新埋地管材与阀门,提升管网健康韧性与供水效率。


大改小区改造后的二次供水泵房


小改小区改造后的二次供水泵房


民生实效:27个小区率先“尝鲜”,智慧供水成效初显


  截至目前,禅城区二次供水改造工程(一期)已完成27个小区及单体楼的改造任务。从已完工项目反馈来看,居民用水体验显著改善,路苑小区3座高层住户水压稳定达标,雅居乐C区管网漏耗率较改造前下降明显,居民反映“供水更加稳定、用水更加安心了”,民生工程的“微笑效应”与“暖心效应”持续显现。


  这场覆盖2.26万户居民的供水“焕新行动”,不仅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升级,更是民生福祉的持续“加温”,将为禅城打造“佛山之心”、建设“六最禅城”注入澎湃动力。


  广东佛水环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将持续以安全、优质、高效为目标,通过技术创新与精细化管理,让更多居民享受到“从源头到龙头”的放心水,致力打造城市老旧小区二次供水设施升级的“禅城样板”。

索引号:A-16593 作者:庞菀旗、郑千意 作者单位:广东佛水环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分享到:
审稿:沈诗岚(编辑) 复核:林桂全(副主任) 发布:陈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