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首批城中村水环境治理10月完成
在上个月深圳突降大暴雨期间,福田区上沙村居民担心的污水倒灌进村的现象却没有再发生。往常每逢遇到大暴雨的天气,该村的下水管道不能及时排出所有雨水、爆管等原因导致污水垃圾倒灌进村,垃圾淤泥满地,人居环境较为恶劣。如今这样的场景再也看不到了,通过城中村水环境综合治理,上沙村不仅实现了流入地下水管道的水雨污分流,连地面的垃圾污染也大大减少了。
记者日前还走访了第一批进行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几个城中村,同样惊喜地看到村内卫生环境井井有条,大排档、小吃店等店面前也没有以往垃圾乱放、油污满地的情景,居民的环保意识也有所增强,很少有人随手乱扔垃圾。
而据福田区重建局负责人介绍,第一批四个城中村(上沙、下沙、下梅林、沙嘴村)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目前已开工建设,且已完成项目工程量80%,预计今年10月底完成。第二批6个城中村(水围、石厦、沙尾、新洲、上步、岗厦村)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现已完成施工图设计、预算编制等工作,工程招标工作正在进行,预计今年年底可完成项目管道工程。也就是说,今年福田区将实现城中村100%雨污分流,从源头截断了对四大河道的污染,这不仅能还辖区内皇岗河、新洲河、福田河、凤塘河等几条河道清净,更是福田区推进“大环境”建设重要战略的举措。
城中村水环境治理体现战略眼光
福田区委书记许德森、区长张礼铜表示,进行城中村水环境综合治理是一项民心工程,同时也是推动“大环境”建设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举措和具体落实。城中村是当前我市也是福田区城市建设的热点和难点所在,同时也是我市河道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从城中村源头上截污可减少辖区河流70%污染量。沿着这一思路,福田区开展了对城中村的水环境综合治理,预计总投资6221万元,专门用于城中村水环境综合治理,这体现了区委区政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进行“大环境”建设的战略眼光。
福田区委区政府把治污节水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头等大事来抓,通过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来改善城中村的环境,有利于城中村与城市、村民与社会的和谐。城中村水环境治理一方面可以对河流截污涉及不到的范围进行补充截污,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合流的面积,使雨季时进入市政污水管的雨水量减少,降低下游污水管负荷。据了解,第一批已完成治理工程投资近3000万元。福田区重建局局长洪存伟告诉记者,该区河道污染近70%来自城中村,福田城中村水环境若不治理,直接影响的就是深圳河、红树林,就是整个城市生态。现在,福田开展城中村水环境综合治理,重在事前治理、前端治理,这将起事半功倍之效。
综合治理因地制宜,方法推陈出新
记者采访得知,城中村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实际需要,但城中村以外的市政管网较为整齐,因此,治理福田区河道污染的源点就在城中村,所以要将村内所排放的污水先引过来再排入到市政污水管网中去,实现雨污分流。
据介绍,福田区根据各村不同的现状条件制定了四类水环境改造策略,计划在近期、中期、长期各进行分门别类的改造。今年的城中村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为近期目标,由于各个城中村的地理位置、经济社会、排水体制、管网完善程度的不同,福田区针对城中村的各项指标的特殊性,通过技术创新,寻找适用于城中村的规划和治理方案,因地制宜,花小钱,办大事。具体工程的实施主要采取三种方法:末端截流,使旱季污水全部进入市政污水系统;分流改造,减少合流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降低市政污水管和污水处理厂的负荷压力;整治乱接,从接驳点上纠正错接、乱接的管线。以排水管网改造为主,近期以较少的投入,通过有效的措施,使旱季时村里的污水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雨季时允许不超过10%的少量污水进入河道,减少水环境污染,改善居住环境。远期实现排水完全分流,污水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雨水全部进入河道,避免水环境污染,美化居住环境。
据统计,目前福田区城中村居住人口已占到辖区总人口的一半,城中村水环境治理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通过这次改造,使市政管网适应一定时期内人口基数的需要,这也是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中的一个创新。在治理工程中,他们采取了人口动态预测,市政规划先行,市政容量反推,规划编制互动,强化规划管理策略等创新手段和措施,确保了治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在解决城中村水环境问题的同时,福田区有关部门还结合村内现状和市政详细规划,相应完善了道路、给水、电力、电信、燃气等其他配套市政工程,改善居住环境。
改造工作受到群众欢迎
过去,由于城中村市政管网设计建设不规范,爆管、污水倒灌现象时有发生,居民深受其害,苦不堪言,现在进行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和热烈欢迎。城中村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作为福田区“基层基础年”“城市管理年”工作的重要内容,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以此为契机,福田区坚定决心,统一思想,舍得投入,进展迅速。由于城中村市政管网存在年代较长,几乎是各自为政,改造涉及面广,在“科学、严格、精细、长效”方针指导下,福田区重建局、各股份合作公司及其他市区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使这项工作得以有序展开,目前第一批工程即将完成,第二批工程也将动工。在改造过程中,下沙社区还被评为我省第一个生态示范社区,社区中所有道路都已进行硬地化铺装,道路铺装率为100%,饮用水卫生合格率100%,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其他社区也在以下沙为样板进行建设。在改造涉及到的凤塘河口,记者发现凤塘河的水不仅不黑不臭,还开始变得清亮。虽然治理工程深埋地下看不到,但是它的成效却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走进城中村我们能感受到治理带来的变化,道路变得更加宽阔,绿化带整齐漂亮,街道卫生环境焕然一新,公共场所和店铺整洁干净,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