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资讯>行业动态 > 正文内容

行业动态

广东佛山:第二饮用水源地工程下月动工

作者:肖欢欢 姜鹏 来源:广州日报 发布时间:2007-05-28 阅读数: 人次 字号:【

  记者昨天从佛山市环保局了解到,作为确保佛山、广州供水安全的重要工程——佛山第二饮用水源地工程下月将正式动工。水域面积达6.8平方公里的保护区范围内将正式围上新型材质的“网”,一批最新的水质自动监测仪将投入使用,密切监测水源地的水质变化。到今年年底,佛山对广州的供水能力将达到300万吨/日。

  水源保护区水域6.8平方公里

  去年8月,广东省政府要求,第二饮用水源地水源保护功能区分两个级别,一个是一级保护区,保护范围从西江干流三水青岐镇至白坭镇解放沙河段内,河洲岗吸水点上游 1000米、下游500米,共1500米、1.1平方公里的佛山境内水域(含滩涂地)。

  该保护区水质要达到二类标准。相应的一级陆地保护区为一级水域保护区靠取水点一侧河堤外坡脚向陆纵深300米,共0.5平方公里的陆地范围。

  另一个则是二级保护区,保护范围由西江干流三水青岐镇至白坭镇解放沙河段内,河洲岗吸水点上游1000米至5200米、下游500米至800米(与金本开发区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相接),共4500米、5.7平方公里的佛山境内水域(含琴沙村和滩涂地)。该保护区水质要达到三类标准。

  相应的二级陆地保护区为二级水域保护区靠取水点一侧河堤外坡脚向陆纵深500米的陆域和一级保护区陆域边界外延至500米,共3.2平方公里的陆地范围。一、二级水源保护功能区的水域共计长6000米,6.8平方公里。

  保护区的划定除了确保佛山的供水安全外,还将增强佛山对广州市的饮用水供应能力。

  改变佛山饮用水源单一现状

  为改变佛山单一供水的局面,佛山从2002年起启动了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络的建设工程,2002年1月14日首个水质自动监测站—顺德区伦教羊额子站通过竣工验收并开始运行。

  目前,佛山已建成羊额、青岐、潭村等7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对西江、北江饮用水源水质进行了实地的监测,覆盖了主要河流水源地。

  目前,广东省南洲水厂的取水地址在佛山市顺德水道与潭洲水道交汇处,取水量达100万吨/日。尽管该取水口已经成为佛山最大的取水口,主要供应广州300万人的饮水需要,但还不能满足广州市提出的每天300万吨的饮用水供应量。

  而从下个月开始,佛山将在三水河洲岗启动佛山第二饮用水源地建设,今年年底前,该水源地对广州的供水能力有望达到300万吨/日。

  佛山市副市长邓伟根日前也表示,佛山第二饮水源地的开辟,将彻底改变佛山市饮用水源单一依靠北江水源的现状,到2010年,佛山将实现西江、北江双供水。这对临近的广州市供水安全也将是一个极大的保障。

  下月在广佛共同水源地内围网

  根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一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不得设置与供水需要无关的码头,禁止停靠船舶;禁止堆置和存放工业废渣、城市垃圾、粪便和其他废弃物;禁止从事种植、放养禽畜,严格控制网箱养殖活动;禁止可能污染水源的旅游活动和其他活动。二级保护区内不准新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原有排污口必须削减污水排放量,保证保护区内水质满足规定的水质标准;禁止设立装卸垃圾、粪便、油类和有毒物品的码头。

  为了保护佛山、广州共同的饮用水源地安全,佛山市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设立永久性保护标志牌,对一级水源保护区实行围网管理;在一、二级水源保护区内设立界桩,生活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不得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

  佛山市环保局副局长杨永泰昨天表示,下月起第二饮用水源地的围网工程将正式启动。此外,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还将新建水质保护站,一批最新的水质自动监测仪将投入使用,密切监测水源地的水质变化。

分享到:
发布:曾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