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惠州:高楼层用水需有二次供水设施
通常人们所说的“二次供水”,是指单位或者个人使用储存、加压等设施将城市公共供水或自建设施供水经储存、加压后通过管道再供用户或自用的形式。二次供水设施是否正常使用,定期清洗,直接关系到二次供水水质、水压和供水安全,与人民群众正常稳定的生活密切相关。
正常使用二次供水可确保水压
惠州市自来水总公司热线中心多年统计数据显示,反映用水高峰期家中水压偏低的以居住6层至9层楼房的用户居多,占80%以上,而5层以下或9层以上楼房的用户用水较为正常。经调查发现,原来5层楼房以下用户可直接使用市政供水水压,9层楼房以上用户使用二次供水设施较为正常。于是便出现了低楼层高楼层有水用,小高层用水难的怪现象。
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对城市供水服务水压都有明确要求。《惠州市市区城市供水管理规定》第十条规定,“水公司应保持市区内环状供水主管网服务压力符合国家标准;对水压有特殊要求或所在地势较高的用户,应自行间接加压或设置储水设备。”根据国家有关城市供水压力标准,市区市政供水管网的服务水压以平湖门为基准标高,可以确保5楼以下用户的正常用水,但5楼以上的用户必须通过二次供水才能保证日常用水需求。随着夏季气温的走高,城市用水量也会出现较大的增长,时段性用水高峰的出现会令部分楼层较高的用户出现用水困难。这个时候就更要重视二次供水设施的正常使用了。
定期清洗蓄水池可确保供水水质
相比市政管网供水相比,二次供水存在着较多的转输过程,水质也更容易受污染,二次供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城市供水管理的难题,也备受市民关注。
数据显示,目前市区有3500个二次供水水池。《惠州市二次供水卫生管理规定》规定,这些蓄水池必须每年至少清洗一次。但由于用户不重视清洗工作,不愿承担相关清洗费用,能保证每年都清洗的蓄水池仅有1000多个,两三年甚至更长时间都不清洗的比例较高。由此也导致储水池滋生红虫,水体浑浊,有异味等现象,水质也达不到卫生标准,给居民的身体健康埋下隐患。
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已于今年7月1日实施,该标准规定的水质检测项目由原来的35项大幅增加至106项,今后供水企业出厂水和管网水水质会相应提高,但这并不意味着用户龙头水就达标。蓄水池不按规定定期清洗,再好的水质也会被二次污染。因此,市民应为自身健康负责,自觉承担蓄水池的清洗费用,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清洗工作。
相关连接
《惠州市二次供水卫生管理规定》选登
《惠州市二次供水卫生管理规定》(惠府【2000】147号)第四条:二次供水设施的使用单位或用户(以下简称使用单位)必须指定专人负责管理,落实管理责任,制定卫生管理制度。二次供水设施的池口应加锁加盖,不得在池面堆放杂物,栽种花草、晾晒衣物,水池周围30米内不准堆放有毒有害物品、修建厕所、饲养禽畜。
第九条:凡不接受卫生监测、不接受清洗消毒的二次供水设施使用单位,由公用事业管理部门会同卫生部门给予批评教育,限期改正,对拒不接受批评教育又不按期改正的,公用事业管理部门通知自来水公司暂停供水,直至改正后,方恢复供水。(戴彬 李小鸿 张燕明 覃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