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佛山:饮用水出厂至入户全程监测
今后佛山居民饮用水将更加安全卫生。根据卫生部和省卫生厅部署,佛山作为我省四个国家城市饮用水卫生监督网络试点城市之一,今后城市饮用水的各项卫生监测指标将从原来的46项细化增加到106项。
昨日,记者从佛山市卫生部门获悉,佛山市拟月底启动城市饮用水卫监网络试点工作。近日卫生、卫监、疾控等有关部门专门召开了研讨会,目前相关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已经初步完成,预计本月底交市政府审批通过后正式启动。
监测试点区设在高明和南海
由于佛山市的饮用水源主要来自西江、北江两大水系,因此监测试点区设置在高明和南海两区。根据省的实施方案,对饮用水的含菌量、矿物元素量等水质方面的监测将贯穿从饮用水生产到进入居民家庭水龙头的整个过程。
除了全部市政供水的出厂水和部分自建设施供水的出厂水设为监测点之外,用户家里的水龙头流出的末梢水、二次供水的蓄水池或水箱也是监测重点。所以工作人员还将在居民家中、居民住宅区内选择不同材质的蓄水池或水箱设点取样监测。每年的丰水期和枯水期将分别做一次全面监测。
重点监测水质和水性疾病
有关人员介绍说,除了对饮用水质量进行严密监测,水性疾病的监测也是另一个重点。水性疾病监测内容主要包括经水传播的肠道传染病(如伤寒、霍乱、痢疾、甲肝等)、肿瘤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突发性饮水污染引起的急性化学中毒、饮水所致的地方病、可能经水引起的其他疾病等。
工作人员将通过传染病监测网、城市疾病监测点以及公众投诉热线等途径,收集城市水性疾病发生情况和相关资料,经进一步调查、分析、整理,建立水性疾病监测数据信息库,形成水性疾病监测网络,掌握水性疾病状况。
据介绍,相关工作实施方案预计本月底交市政府审批通过后将正式启动,届时市民饮水将更安全卫生。
根据卫生部部署,佛山与广州、深圳、东莞共同成为国家城市饮用水卫生监督网络试点城市。试点内容包括市政供水单位出厂水、末梢水与二次供水水质监测,自建设施供水单位出厂水水质监测,当地水性疾病相关资料收集与水性疾病监测,监测信息网络直报系统运行以及饮用水卫生监督信息公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