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资讯>行业动态 > 正文内容

行业动态

东莞将建水质检测中心

作者:叶珊 来源:东莞日报(东莞青少年网) 发布时间:2007-10-15 阅读数: 人次 字号:【

  东莞将建立水质检测中心,对居民生活用水进行全程监控,并逐步淘汰水质不达标的村级水厂。这是记者昨日跟随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委员会视察供水、垃圾处理工作时获悉的消息。

  东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继雄、陈国辉、吕兢参加了视察活动。张继雄一行现场视察了市第六水厂和横沥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情况,并就我市供水、垃圾处理工作与市城市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张继雄表示,供水、垃圾处理关乎民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我市的供水、垃圾处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现在需要尽快落实人力、物力、财力,科学解决全市供水、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东莞市第六水厂位于东城鳌峙塘,于2005年5月正式启动一期工程建设,一期总投资为2.39亿元,投产后的供水规模设计为50万立方米/日,供水范围主要为市区及长安、大岭山、松山湖。工程经过两年多的建设,至今年9月30日,已完成一系列土建设备安装工程,可望在2008年10月1日前,为市区和松山湖供水。该水厂与其他水厂比较,增加了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预留了预臭氧处理的条件,出厂水质将达到国家新标准。

  横沥垃圾焚烧发电厂位于横沥镇山厦村,对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项目建设总规模日处理生活垃圾2000吨,工程规划分二期实施。首期建成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1200吨,总投资2.974亿元,服务范围覆盖横沥、常平、大朗、寮步、茶山、石排、石龙、石碣、东坑等镇。到2006年6月,该厂累计处理垃圾23万多吨,供电16868万千瓦时。二期工程处理生活垃圾量达到1500吨/日。

  供水安全

  现状:部分村级水厂水质不达标

  目前,在第六水厂竣工投产前,承担我市区域集中供水任务的主要是第三水厂、第四水厂及第五水厂。我市村级水厂达100多间,但部分村级水厂水质不达标。此外,供水方面人才奇缺,带来了供水科研工作起步慢、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

  据了解,我国从200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测项目由原来的35项增加到106项,并对原标准35项指标中的8项进行了修订。

  
对策:建立全市水质检测中心

  东莞市城市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建立水质检测中心,确保我市生活用水从水源到使用的全过程得到监控,并通过加强检测,逐步淘汰水质不达标的村级水厂。同时,通过争取国家水重点科研项目落户东莞,吸引国家级高端人才常驻东莞。

  通过加快第六水厂的建设,在全市供水企业中发挥示范作用,争取在2008年底前部分供水企业执行国家新标准;在2010年底前,全市50%的供水量要达到国家新标准。

  
垃圾处理

  现状:全市垃圾无害化处理不足三成

  目前,我市日产垃圾约10000吨,无害化处理不到三成:横沥垃圾焚烧发电厂日处理垃圾1200吨,市区垃圾处理厂日处理垃圾1000吨,厚街垃圾焚烧发电厂日处理垃圾600吨。其余的垃圾只能依靠全市100多个缺乏科学规划和技术支撑的简易临时填埋场(点)进行处理。

  专门管理机构的缺乏导致了管理上的不足,从而降低了垃圾无害化处理的管理效率。尤其是我市建筑垃圾的管理,更是处于真空地带,没有专门的机构管理,也没有形成科学的收运、终处理系统。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随意倾倒、抛洒或乱堆乱放、擅自设立场地收纳建筑垃圾等现象比较普遍。

  
对策:拟建生活与建筑固废物处理中心

  东莞市城市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市拟成立生活与建筑固废物处理中心。今后的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设,其运行所产生的污染物,不但要达到国家安全标准,而且部分还要达到国际标准。尤其是烟囱排放的气体要达到欧盟标准,同时要100%解决渗透液问题,不允许对外楼排放未经规范化处理的渗透液。

分享到:
发布:高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