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日供水能力新增65万立方米
去年全年供水量超过17亿立方米,全市的用水需求得到有效保证
2007年东莞市新增供水能力达65万立方米/日,总供水能力已达到665万立方米/日,全年供水量达17.2亿立方米,日平均供水量超过470万立方米。记者从日前召开的东莞全市2007年度供水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上获悉,由于供水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全市的用水需求已经得到有效保证。但由于水资源分配形势不容乐观,全市备用水源的规划建设工作显得尤为迫切。
日平均供水量同比增长4.2%
据介绍,2007年东莞市共投入5亿多元用于新建水厂及管网更新改造工作,完成市第六水厂常规水处理工程等一批供水设施的建设,使东莞市新增供水能力65万立方米/日,新建和改造供水管网长度达300多公里。东莞市总供水能力已达到665万立方米/日,全年供水量达17.2亿立方米,日平均供水量超过470万立方米,与2006年同比增长4.2%。
供水能力已经能满足全市的用水需求,为什么在用水高峰期,个别地方还会出现缺水和水质较差的现象?针对这个问题,市城管局有关人士介绍,主要是因为还有些地方的管网没有铺设完毕,待这些管网铺设到位,个别地方的缺水问题就能得到解决;个别小区水质较差有的是因为管网老化,也亟待更换。
部分镇区将率先用上优质水
供水能力提高的同时,供水企业的水质化验能力也明显提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镇街供水企业化验能力普遍在14项以上,超过20项的供水企业有10家,超过35项的有7家。其中,市东江水务有限公司去年投资400多万元用于仪器设备的采购和实验室的装修改造,目前已经具备检测新国标中的100项指标的能力,预计在今年上半年能够达到全部106项的检测能力。
市第六水厂优质水工程作为东莞市的重点工程,目前其常规水处理工程已基本完成,深度处理工程已进场施工,计划在2008年下半年完成;同时,第六水厂优质水工程的管网规划也已经同步完成,工程竣工后将率先向市区和松山湖高科技产业园区供应优质水。
在市第六水厂优质水工程的示范带动作用下,有部分供水企业已着手开展水厂工艺升级改造的研究,为全面提高供水水质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