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资讯>行业动态 > 正文内容

行业动态

惠州水司八项措施引进社会监督

作者:覃斌 来源:中国水星 发布时间:2008-11-27 阅读数: 人次 字号:【

  供水服务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历来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近10年来,惠州水司采取实行社会服务承诺制度、聘任供水义务监督员等八项措施,切实有效引进社会监督监督,并以此为基础,找准供水服务中存在的不足,持续推进服务载体创新,深化服务内涵,通过服务工作的点滴积累,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

  措施一:实行社会服务承诺制度

  1997年上半年,惠州水司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并通过“社会服务承诺制度”,率先在惠州市服务行业中引进社会监督。该制度就用水申请、供水水质、供水压力、装表通水、水表计量、抄表收费、用水施工、管网维修、计划停水、投诉客户处理等10个服务项目向社会做出承诺,制定具体的承诺目标,如用水申请,用水客户相关资料和手续齐备,符合规定的,10个工作日内给予批复;供水压力不低于国家规定的环行干管压力0.14兆帕;计划停水提前24小时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发布停水信息,直接通知停水范围内的重点用水单位等;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对不履行承诺或履行不到位的情况进行处罚。

  措施二:聘任供水义务监督员

  1997年,惠州水司聘任的首批60多名供水义务监督员走马上任。这些监督员来自供水范围内各居(村)委会、街道办事处,直接与一线用水客户接触,掌握着第一手的供用水信息。为方便与监督员沟通交流,每年召开一次供水义务监督员座谈会,听取一线用户的意见和建议,并予以落实回馈。多年来,来自基层的监督员代表民意,反映民声,为构建和谐的供用水关系、发展市区供水事业出谋献策。

  措施三:实行定期走访制度

  每年由客户服务中心派出客户代表,会同各营业所、分公司有关负责人深入用水一线走访调查,广泛收集供水辖区内各办事处、镇、居(村)委会对供水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找准服务薄弱环节,改进服务水平提供参考。

  措施四:出台首问责任制和管道安装维修工程回执制度

  2004年,首问责任制和管道安装维修工程回执制度相继出台,社会对供水工作监督的力度进一步加大。首问责任制要求首问责任人对用户提出的问题或要求,无论是否为自己职责(权)范围内的,都要给出满意答复。职责(权)范围内的,若手续完备,符合规定,首问责任人要在规定的时限内予以办结;若手续不完备,应一次性告之办理要求和所需材料。对非自己职责(权)范围内的事,首问责任人要热情接待,并根据用户来访事由,负责引导该人到相应部门办理。管道安装维修工程回执制度要求管道安装维修过程中,工作人员督促用户据实填写工程回执,对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廉洁干事等情况进行评价。回执回收后,有关人员还根据用户留下的联系方式进行跟踪回访。

  措施五:参评“万众评公务”活动

  2005年起,惠州水司每年都参评惠州市“万众评公务”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评议。评议结束结果公布后,惠州水司对市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调查研究,并制定具体的措施,逐项落实整改。惠州水司在2005、2006年“万众评公务”活动中,均取得窗口单位第二名的好成绩。

  措施六:走进电台“行风热线”节目

  惠州电台“行风热线”节目由惠州市纪委、市监察局、市纠风办与惠州电台联合主办。节目采用“电话问答、现场直播、当场承诺、事后反馈”等方式,回答用户咨询,受理用户投诉,解决用户反映的问题。自2005年,惠州水司主要领导每年都走进“行风热线”节目,与市民面对面交流。上线前提前公布上线时间、与市民交流的内容,并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渠道接受市民的意见和建议。播出期间,市民可通过电话连线,就供用水问题与上线领导进行直接实时交流。节目播出后,对市民反映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调查研究,在规定时间内确保反映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有关处理结果还上报有关职能部门,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

  措施七:客户服务中心24小时受理用户来电

  2007年初,惠州水司在原供水服务热线和调度热线的基础上,整合用水咨询、水费查询、管网报漏和用户投诉等功能,成立新的客户服务中心,开通惠州供水与客户的连心线——客户服务热线2899333。客户服务中心24小时受理用户投诉、咨询,确保来电、来信、来访等信访渠道畅通,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仅2008年前10个月,客服中心共受理客户来电3994个,回复率达99.3%。

  措施八:重视网络舆情,及时回复网民问题

  2008年,网络问政在惠州兴起。惠州水司顺应形势,高度重视网络舆情的收集、整理和利用,将其作为重要的日常工作进行常态化管理,及时跟进网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符合规定,条件成熟的,及时予以解决;不符合规定,条件暂不成熟的,也予以回复,说明情况,以取得网民的理解和支持。

分享到:
发布:杨春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