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市区拟开发新水源点 解决供水难题
河源新市区供水管网改造经过120天奋战后,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河源新市区供水环境得以改善。但市民心中还是存有疑问:今年夏季用水高峰期再次来临时,是否还会出现用水紧张情况?河源市区供水管网建设与改造接下来将如何进行?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于近日走访了相关供水企业和部门。
逐步还清历史欠账
河源新市区三大标段主干供水管网的成功铺设,着实解决了一大部分居民区的用水难问题,河源市区供水环境得到初步改善,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初见成效。但是,完成主干管网铺设工程只是整个供水管网改造工程的第一个阶段,接下来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去年10月,河源市城管局就市区供水企业经营和工程建设配套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调研结果显示,由于过去河源市供水企业对供水工程投入不足,导致供水设施配套不足、设备老化、处理工艺落后。随着近几年城市的持续发展,用水量渐增,河源市区供水工程建设出现严重滞后情况。“这次的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就是在还过去欠下市民的历史旧账。”河源市水业集团负责人说。
调研组针对目前所存在的问题,结合河源市区供水实际情况,曾做出一个解决自来水供应问题的初步方案。方案指出,供水企业要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对供水工程的投入力度,在未来二三年里每年需投入建设配套资金不少于2亿元,以后至2020年每年投入建设资金不少于1亿元,这样供水系统才能基本与城市发展的需求相适应。
开发水源点是解决供水关键问题
1月14日,河源市委书记陈建华率队检查市区供水情况,要求尽快启动水源工程,同时做好河源市区供水管网配套设施改造工作。
资料显示,由于河源市区供水系统的取水能力已饱和,要彻底解决市区供水问题,长期维持良好的供水环境,开发水源点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办法。
据调查统计,目前,河源市区年供水总量约5000万吨,日均供水量14万吨,最大日供水量19万吨。按现有的水源取水设备和管径等因素计算,仅能满足市区日供水量20万吨的供水需求,取水能力已趋饱和。河源市城管局副局长、工程师吴建新认为,随着河源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扩张,河源市区用水需求量将相应急剧增加,如不开发新的水源、解决取水问题,今年夏季缺水现象将显得十分突出。
“开发水源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市区供水问题。”吴建新表示,新水源点的开发迫在眉睫,这是整个供水管网改造工程的重中之重,也是施工难度和工程量最大的一个阶段。由于开发新水源点将涉及到新丰江电厂等有关单位,因此要在政府的牵头与主导下,与供水企业、新丰江电厂等部门进行协调,研究出一个最合适的取水方案。
目前,河源市区水源点开发方案还在研究讨论中,到底采取哪种方案取水至今尚无定论。但河源市城管局供水科负责人透露,水源点开发工程方案已具初步思路,只是仍需多方比较,寻找出一个最优、最可行的方案。
老广梅公路光明路管网改造节后开工
此前河源市区主干管网铺设工程完成后,部分居民区的供水环境改善情况并不明显,原因在于该居民区旧有的配套设施未能及时更新改造,小区支状管网管径小或管材差,与目前新设的主干管网不相适应。作为此次河源市区管网改造工程主力的市水业集团,在完成市区主干管网铺设后,立即投入到了对该居民区支状管网诊断分析、更新改造的工作中去。“这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该集团负责人说。
“再奋战半年,全面提升市区供水质量。”河源市水业集团负责人表示,将按照河源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计划在今年上半年继续着重抓好市政供水管网改造配套设施建设。春节过后,老广梅公路3000米和光明路片区约900米的管网改造工程将全面开工,届时可解决河源市水泥厂及其周边地区和光明路片区的供水问题。此外,该集团拟在节后投工建设一座原水加压泵站和一座6000立方米的清水调节池,至于永和路(文昌路至黄沙大道)1000米和河源大道二期工程的管网铺设工程,将视政府征地进度情况和市政道路改造进展情况及时跟进,力求尽早施工。
全面提升供水质量与服务质量
按照河源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在改善市区供水环境、提高供水质量的同时,供水企业还要努力提升企业管理和供水服务。
河源市城管局自去年9月接手市区供水管理后,积极进行了供水管理体制改革,增设供水科,并逐渐健全部门体制,加强对供水企业的日常管理与监控。如何对市场化运作后的现行企业进行规范管理?吴建新表示,部门与供水企业管理人员可通过外出调研的方式,借鉴其他地区的好经验,结合河源市实际对供水企业进行规范管理。他认为,供水控股企业必须要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持续投入资金,而政府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供水企业自主经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应加大对供水企业、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的监管力度。
河源市区供水质量得到改善的同时,河源市水业集团也在着力提升供水服务水平。该集团通过机构调整,健全了内部管理机制。
建立科学水价机制促持续发展
调查数据显示,河源市区水价自1999年至今还未做过调整,现时执行的0.70元/吨的水价(居民用水)是全省最低的水价。随着物价上涨和管理成本的增加,供水成本不断增加,按河源市区供水实际情况计算,目前市区的水价应为1.2至1.5元/吨才是较为合理的水平。吴建新表示,多年未调整的河源市区水价制约了供水企业的自身发展。
“水价是供水企业的生命线。”河源市水业集团负责人庞诚说,过去河源市的供水系统存在着两方面的欠账问题,一方面是供水质量上不去导致企业对市民欠账,另一方面则是水价一直处于偏低水平导致企业负债。
河源市城管局供水科认为,建立科学的水价机制,适度上调市区水价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供水事业的良性循环和发展。据了解,河源市已于近期开始进行市区水价调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