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资讯>独家资讯 > 正文内容

独家资讯

花都自来水刘伟灿:日均2万步,走出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的供水担当路

作者:刘伟灿、陈颂宜 来源:广东水协网 发布时间:2025-04-27 阅读数: 人次 字号:【

  近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传来好消息,T3航站楼将在今年建成启用。高效的航站楼主体工程建设,得益于高效的系列配套工程推进。在几千名配套工程建设者中,活跃着广州水投花都自来水公司供水人的身影。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花都区安置区市政给水管网项目以及市政消火栓及消防供水管项目现场负责人刘伟灿,便是其中一员。


三本“操作手册”,破解供水管网建设难题

  以脚步引来清水,奋战在白云机场三期扩建配套供水工程工地上,刘伟灿的微信步数长期以2万+霸屏,自来水奔流之处,就是他在近26公里的地下供水管网中穿梭的轨迹。近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及其征拆安置建设指挥部(广州)办公室对刘伟灿给予了“机场三期年度工作成效明显个人”表彰。



  担任项目现场负责人期间,刘伟灿以“钉钉子精神”扎根一线,在地下管网交织的“迷宫”中,用三本“操作手册”破解建设难题。


  手册一:高效协调。项目涉及5个安置区、16个施工联合体,现场协调难度极大。刘伟灿全身心投入一线,一步一脚印,与各施工联合体、安置区代建单位等高效联动,确保施工进度与市政道路同步推进。


  手册二:精准调度。针对安置区交地时间不一、施工条件复杂的情况,刘伟灿实行“多点游击、动态调整”策略,根据已交地区域多点施工,灵活调配资源,科学调整施工计划,避免窝工现象。


  手册三:铁面匠心。在推进进度的同时,刘伟灿严守质量安全红线,牵头对管道焊接、水压试验等关键工序实行全过程监控,确保工程“零缺陷”,同时切实落实“一线三排”工作机制,制止和纠正在生产作业和日常工作中出现的“三违”行为,确保工程“零事故”。


“双管网”脉动,确保未来安置区用水安全

  “每一米管道都是安置区用水的‘生命线’,每一次协调都是团队智慧的结晶。”刘伟灿说道。



  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是中国民航、广东省和广州市重点建设项目,涉及12个安置区。其中,由广州水投花都自来水公司负责的花都区保良北等5个安置区,采用了双管网供水系统。约9公里的市政给水管网,是首要的“蓝色脉动”,保障日均数万吨生活用水的安全输送;而约17公里的消防管网,则犹如“红色盾牌”,筑起安置区的立体防火屏障。


  回想建设过程,刘伟灿对发生在不久前的一段小插曲记忆犹新。去年12月,保良北(第一批)安置区新建供水管道进入了关键节点,规划C3路新建供水管道与现状供水管道的接驳工作迫在眉睫,但周边管道的准确位置并不明朗。面对交付倒计时,刘伟灿毅然钻入杂草丛生的荒地,手持图纸一寸寸摸排,为调整施工方案打下坚实基础。“只要能促使安置区村民早日用上放心水,这点辛苦不值一提!”他的坚持感染了整个团队。从协调会上的精准调度,到荒草丛中的躬身力行,在刘伟灿和建设团队的努力下,接驳任务高效完成,安置区如期通水,汩汩清流涌入17栋住宅,惠及共5000多名村民。


  近26公里的供水管网,约6000万元的民生投资,刘伟灿和队友们每天与时间赛跑,抓施工,赶进度,确保每米管道的建设和项目整体推进同频共振。截至4月8日,建设团队已啃下约14公里的“硬骨头”,整体进程过半。其中市政给水管网工程以64%的完成率领跑,市政消火栓工程拿下47%的战绩。剩余约12公里管道已整装待发,待地块交付令下达后即可进场施工。


  刘伟灿表示,他将和公司团队一起,继续用汗水浇筑民生工程,以担当铺就幸福之路,确保后续项目按期高质量交付,为机场三期扩建写下温暖的注脚,为回迁居民织就供水安全网。

索引号:A-16112 作者:刘伟灿、陈颂宜 作者单位:广州市花都自来水有限公司
分享到:
审稿:沈诗岚(编辑) 复核:林桂全(副主任) 发布:陈绮微